当前位置: > 质感生活
开脸是什么意思(西汉字"挦"读音变化, )
2023-06-11 10:28:02
Mars
191
来源:张文平

开脸是什么意思?天渐渐热了,抽空去理了个发。理发师很年轻,估计刚刚入行不久,手法还不太熟练,剪子时不时地会揪一下我的头发,疼得我直龇牙咧嘴。

开脸是什么意思

听到我嘴里直"嘘嘘",理发师很抱歉地说:"对不起,挦疼您了?"

理发

挦,读如xián,基本字义是:扯,拔(毛发),如挦扯,挦鸡毛,挦头发。由此引申出"摘取"的意思,如挦字摘句。

据史料记载,"挦"字早在西汉就出现了,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汉字。那么,2000多年前,挦字是不是也读xian呢?它还有别的义项吗?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今天咱俩来聊聊这个古老的汉字。

挦,读如xián,基本字义是:扯,拔(毛发)

"挦"字在2000多年前怎么读

挦,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汉字,早在西汉扬雄编撰的《方言》中,就有明确记载:"挦、攓、摭、挻,取也。南楚曰攓,陈宋之间曰摭,卫鲁扬徐荆衡之郊曰挦。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取物而逆谓之篡,楚部或谓之挻。"

扬雄这段记载显然过于笼统,没有把挦字"以手指并拢而摘取"这一主要特征体现出来,但是他把这个字的使用范围,非常清楚地标注出来了。由此可见,早在2000多年前,"挦"字就已经在南北方各地普遍使用。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扬雄撰 清光绪版

那么,"挦"字的读音在2000多年前是什么样子的呢?

扬雄《方言》里没说。不过呢,到了东晋,一个叫郭璞的人,为《方言》作注,就把"挦"字的读音标注出来了。他是俺们山西闻喜人,他这样写道:"挦,常含反。攓,音蹇。摭,盜蹠。挻,羊羶。取也。"

扬雄《方言》,及郭璞《方言注》中这两段话的大意是,攓(qiān)、摭(zhí)、挻(shān),还有篡(cuàn)这几个字,与"挦"一样,都是"取"的意思,只不过在不同的地方,叫法不一样。

郭璞《方言注》影印本

依郭璞《方言注》,"挦"这个字的读音,在1700多年前的东晋,是"常含反"。

"常含反"是什么意思呢?

中国古代没有拼音,为了帮助人们识字,古人发明了很多注音方法,其中有一项就叫"反切法"。简单来说,就是把两个容易识别、极为常见的字,合在一起,第一个字取其声母,第二个字取其韵母和声调,然后二者相切,这个生字的读音就拼出来了。

比如郭璞注中提及的"常含反","常"的声母是ch,含字的韵母是an,声调为平声,二者相切,拼音为chán。与今音xián,有一定的区别。

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扬雄撰 郭璞注

方言之为方言,就是因其不同于通用语言,且两千年来,汉字有音异、音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所以,2000多年前的"挦"字,与今天的普通话读音是不一样的。

不过呢,上古音c [tsʰ],到了中古的时候,大概是唐宋以后吧,有一部分就变化为x [ɕ]了,"挦"字的读音也与今音比较接近了。

"挦"字在古代文献中的常见用例

从历史文献上看,"挦"这个字,在唐宋之前,除了见于西汉扬雄《方言》和东晋郭璞《方言注》之外,在其他典籍中很少见到,说明这是个很典型的方言口语词,不太为当时的官修文献所重视。

《元曲选》插图

元代之后,随着俗文学的蓬勃兴起,"挦"这个口语词就大量出现在各种散曲、杂剧、传奇、说书、话本和章回小说之中了。

元代王和卿在散曲《仙吕·一半儿》中,把"挦"字用得出神入化,他这样写道:"将来书信手拈着,灯下姿姿观觑了。两三行字真带草,提起来越心焦。一半儿丝挦一半儿烧。"

这段小曲大意是说,情人,或许是丈夫,好不容易寄了封信来,却只写了两三行字,还写得潦潦草草,收信的女子夜里在灯下看信,心中又惊又喜,却又很来气,一会儿想把信撕破,一会儿又想烧掉它。

《元曲选》影印本

元代戏曲家马致远在其很多作品中都用到了"挦"这个字,比如在《青杏子·悟迷》中,他这样写道:"休更道咱身边没挦剥,便有后半毛也不拔。"

这首散曲,是马致远正当少年得志、风云际会之时,却被官场排挤出去,心里满腹牢骚。他气哼哼地唱道,别说我身无分文没的可盘剥,即或有钱也不会再给你们拔半根毛了。

除此之外,"挦"字在其他元曲、杂剧中的用例,也是俯首即是。

元代睢景臣《六国朝·收心》套曲:"觅见银山无采取,寻着钱树不揪挦。"

元代武汉臣《包待制智赚生金阁》杂剧:"乱纷纷扯絮挦绵空内排,疏剌剌风乱鼓,寒凛凛望长天一色粉妆铺。"

元代名氏《梧桐叶》杂剧第四折:"当日正女功,手挦着绣绒,画楼中忽闻听远院琴三弄,挦恨匆匆,泪双垂,把不住乡心动。"

明朝贾仲名《对玉梳》杂剧第一摺:"敢将你扯拽衣袂,挝揉皮肉,揪挦头鬓。"

《元曲选》插图

另外,明清绝大多数章回小说中,也都经常可以看到"挦"这个字。

《红楼梦》:"再多说,我把你这胡子还挦了呢,还不跟我进来。"

《西游记》:"踢打挦毛,抠眼睛,捻鼻子,抬鼓弄,直打做一个攒盘。"

《水浒传》:"广莫严风刮地,这雪儿下的正好。扯絮挦绵,裁几片大如栲栳。"

《醒世姻缘传》:"果然自己一把一把,将那头发大绺挦将下来。"

"挦"字虽然是个方言口语词,但有着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极强的生命力,为文人骚客争相引用,并且还衍生出许多常用的词组,如挦撦、挦摭、挦治、挦绵扯絮、挦章摘句、挦补成章、东挦西扯、挦毛捣鬓。

唐代徐夤《病中春日即事寄主人尚书二首》:"镜里白须挦又长,枝头黄鸟静还呼。"

宋代邓肃《南歌子》:"驿畔争挦草,车前自喂牛。"

明代郭登《笔》:"绾蚓涂鸦不自嫌,却将毫末强揪挦。"

清代孙枝蔚《施匪莪司城惠示集句全稿》:"衣冠优孟谁能识,挦剥常为义山惜。"

康有为《大同书》:"以大不逮之财而日行勉强支持之事,东挦西扯,忧苦莫当。"

说一说"挦脸"

这个"挦脸",不是撕扯脸皮的意思,而是一种非常隆重而古老的婚俗礼仪。

新人挦脸

挦脸,有的地方也叫"开脸" "绞脸",是姑娘成人结婚前的一道重要仪式。

大凡女儿家,脸上,尤其是两鬓和上唇处,都有一层汗毛,逆着阳光一照,软软的、黄黄的、细细的,像一层绒。

挦脸

女子出阁之前,要把脸上这些绒毛挦掉,表示与过去告别,即将嫁做人妇,结婚生子,开创新生活。

挦脸的工具很简单,一根长长的丝线就可以了。但是,挦脸的人却不简单,不但要有手艺,而且必须是"吉祥人"才行。

什么是吉祥人呢?

父母双全,子女双全,家中日子过得顺顺利利、幸福美满的至亲长辈,才能去给新人挦脸。

挦脸

女人挦脸的工序看似简单,实则不凡。你想啊,细细的一根线交叉着在脸上绞来绞去,皮毛分离,能不疼吗!

所以说,挦扯的时候痛不痛,全看挦脸师傅的手艺了。

挦脸

手艺好的挦脸师傅,动作又快又稳,让姑娘感到线在脸上弹来弹去,好似一阵阵凉风刮过。差些的师傅就不一样了,一下手就会让姑娘龇牙咧嘴不住地吸冷气。

不管手艺好手艺差,都是用一根细麻线,两头接住了,套在挦脸师傅的两手拇指和食指上,中间用嘴咬着,这线搭在姑娘的脸上,线一松一紧的,就把汗毛一根根挦掉了。

挦脸

一边挦扯,一边歌唱:"左弹一线生贵子,右弹一线养娇男,一边三线弹得稳,新娘胎胎产麒麟。眉毛扯得弯月样,天仙下凡美娇娘,嫁得状元探花郎。今日恭喜你,恭喜你做新嫁娘,做呀做新嫁娘!"

挦脸

听着这样的喜歌,想着美好的未来,即便是脸蛋子被挦得生疼,哪个姑娘会在乎呢!何况挦掉绒毛的姑娘,像是剥掉了壳的熟鸡蛋一样,白净细腻,完完全全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张文平)

本文关键词: 开脸是什么意思
本文标签: 读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