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学富五车
召公谏厉王弭谤翻译及赏析(原文注释译文及知识点)-易百科
2022-09-04 09:12:01
mars
1447
来源:易百科

召公谏厉王弭谤翻译及赏析。召公谏弭谤,是《国语》中的名篇,古文选本一般都会选此篇。其原因,除本篇语言典范隽永、文笔洗练质朴之外,历代统治阶层中那些富有智慧的人,也愿意从中获得政治上的启迪。

召公谏厉王弭谤翻译

原文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王日: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日:“吾能弭谤矣甲,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 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典,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 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 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注释

1.召:一作“邵”。弭(mǐ)谤:消除议论。弭,消除。谤,指责,公开的批评,这个词后来一般作贬义词。

2.巫:古代以降神事鬼为职业的人。

3.莫:没有谁。

4.目:用眼睛看看,用作动词。表示敢怒不敢言。

5.障:防水堤坝,用作动词,堵塞。

6.壅(yōng):堵塞。溃:水冲破堤坝。

7.为川者:治水的人;为,治。决之使导,引水使它流通;决,排除;导,疏通。

8.宣之使言:治民者必宣导百姓,使之尽言。宣,开导。

9.听政:治理国政。听,治理,处理。

10.公卿:三公九卿。至于:以及。列士:上士,中士,下士。诗:指采集于民间的讽谏诗,不是指《诗经》。

11.瞽(gǔ)献曲:盲人乐师向国王进献乐曲。瞽,无目,失明的人。

12.史献书:史官向国王进献记载史实的书籍。

13.师箴(zhēn):音师进献规劝的文辞。箴,规谏的文辞。

14.瞍(sǒu)赋:盲人吟诵讽谏之诗。瞍,没有眸子的盲人。赋,朗诵。

15.曚(méng)诵:盲人诵读讽谏文辞。曚,有眸子而看不见东西的人。

16.百工:百官。

17.庶人传语:百姓的意见间接传给国王。

18.近臣尽规:常在左右的臣子,进献规谏的话。尽规:尽力规劝。

19.亲戚补察:同族的亲属,弥补并监察国王的过失。

20.耆(qí)、艾修之:国内元老大臣把这些规谏修饬整理。耆,六十岁的人。艾,五十岁的人。

21.而后王斟酌焉:而后由国王仔细考虑,付之实行。

22.是以事行而不悖(bèi):国王的行事由此才不至于违背事理。悖,违背。事行,政事畅行,政令通行。而:转折连词,但是。

23.于是乎出:从这里生产出来。

24.原:宽阔而平坦的土地。隰(xí):低下而潮湿的土地。衍:低下而平坦的土地。沃:有河流灌溉的土地。

25.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由于百姓用口发表意见国家政治的好坏才能从中表现出来。宣言:发表议论。善败, 治乱:于是,从这里面。

26.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fù)财用衣食者也:这两句是说,凡是老百姓认为好的就做,反之就得加以防备, 这是增多衣食财物 的办法。所以,用来……的方法。其:副词,表示揣测,这大概就是。 阜,丰富,增多。

27.成:成熟。行,自然流露,自然表现。胡,怎么。

28.其与能几何:这句是说,那赞同的人能有多少呢?其,代词。与,帮助,《战国策》说:“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

29.乃流王于彘(zhì):把国王放逐到彘地去。乃:终于,副词。流:流放,放逐。于:到,介词。彘:地名,在今山西省霍县境内。

译文

周厉王暴虐无道,国都里的民众都公开批评厉王。大臣邵公禀告道:“百姓忍受不了您的政令了。”厉王大怒,找来一位卫国的巫师,让他监视非议的人;巫师把非议厉王的人报告给厉王,厉王就下令杀掉。国都里的民众从此没人敢说话,道路上见面就用眼神互相示意。厉王很开心,告诉邵公说:“我能消除批评意见了。人们从此就不敢讲话了。”

赏析

文章主要讲得是周厉王在位期间,横征暴敛、暴虐无道,招致都城百姓的指责。周厉王不思改过,却采用高压手段,任用卫巫监视并杀戮口出怨言的人,致使国人“道路以目”。卿士召公劝谏厉王,告诫他“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周厉王不听劝谏,ZUI终导致“国人暴动”,被国人放逐。

召公谏弭谤一事发生公元前845年前后。厉王疯狂盘剥、倒行逆施,导致国人怨声载道;物议沸腾之下,厉王恼怒了,他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有何问题,只想让国人闭上嘴巴。虐、怒、杀、喜,四个动词讲述了厉王的作为,同时描绘出厉王的神态及其品性。

作者对国人着墨甚少,先用一个“谤”字表明国人只是使用语言表达不满;次借召公之口点出“民不堪命”,“不堪”即无法承受;再用“道路以目”交代监谤的效果。“道路以目”一句生动形象、简洁有力。国人到了被迫钳口结舌的地步,走在路上遇到相识的人,也只能用眼光彼此示意。于是,周厉王专横暴虐的统治所造成的整个社会的恐怖氛围,便跃然纸上。

厉王用残暴的方式封堵民口,因而“喜”,从中足见昏乱之君的狂妄与浅陋。一句“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得意自夸,正足以彰显出一副愚蠢透顶的面目。出了问题,不去解决问题,而是去解决指出问题的人。殊不知,“国人莫敢言”似是屈从于厉王的淫威,实则国人的不满恰似藴积的火山被强行封堵住而已。

古人云:“乱由上作。”社会动乱的真正原因是高高在上的专制君主。面对严峻的社会矛盾,厉王采用威压手段钳民之口,结民之舌,并骄矜自得于万马齐喑的社会形势,根本不懂得高压越重,则ZUI终喷发时的力量越难以控制。

作者仅用五十四字,交代清楚了这一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刻画出主要人物的个性和形象,并使读者周详而深刻地体会到事件背后的严酷法则,足见出作者的政治洞察力和卓YUE的文字修养。

本文关键词: 召公谏厉王弭谤翻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