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星辰大海
地球中心角计算(第3955回:地球之巅百年追寻,英大三角测量计划)
2023-07-27 09:28:01
Mars
166
来源:黃劍博采風追影

地球中心角计算。【皇氏古建築大全】【黃劍博采风追影】【環遊尋美拾遺錄】

地球中心角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无欺于死者,无负于生者,无愧于来者

第3955回:地球之巅百年追寻,英大三角测量计划

《黃劍博采風追影》公益科普教育文章,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Jumboheritagelist, Huang_Jumbo )

清朝道光年之前,人类根本不知道世界最高峰在哪里。

珠穆朗玛峰是我国领土,为何八竿子打不着的英国佬顽固不化地将“珠穆朗玛峰”叫成“埃佛勒斯山”呢(Mount Everest)?我现在就给读者娓娓道来。

现实往往非常荒谬,历史亦然,实际上埃佛勒斯根本就没有测量过珠穆朗玛峰,他也不是第一个发现珠穆朗玛峰,他更没有登顶过珠穆朗玛峰,英国佬将“珠穆朗玛峰”叫成“埃佛勒斯山”,纯粹是那个叫埃佛勒斯的人运气太好了。

今有望海岛,立两表,齐高三丈,前后相去千步,令后表与前表三相直。从前表却行一百二十三步,人目著地取望岛峰,与表末三合。从后表却行一百二十七步,人目著地取望岛峰,亦与表末三合。问岛高及去表各几何? 答曰:岛高四里五十五步;去表一百二里一百五十步。 术曰:以表高乘表间为实;相多为法,除之。所得加表高,即得岛高。求前表去岛远近者:以前表却行乘表间为实;相多为法。除之,得岛去表里数。——刘徽(公元263年)《海岛算经》

在这个崎岖不平的星球上,有众多山峰可以出类拔萃、直达云端;其中冰雪终年覆盖的佼佼者,被归类为极高山。地球上海拔超过5500米的极高山,主要分布在东非高原、科迪勒拉山系、亚欧大陆核心及青藏高原。而青藏高原及周边主要山脉涵盖了地球上几乎所有7000米级的山峰和全部1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

珠穆朗玛峰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之巅,然而这一殊荣仅仅在一百多年前才得以确认。在此之前,人类用了将近三百年的时间苦苦追寻这个“世界最高峰”的答案。

旧大陆的欧洲人、阿拉伯人直至我国人,主要居住和活动在亚欧“世界岛”的沿海区域、低地草原和河流沿岸。然而,他们中的大部分其实并没有机会或能力去关注那些位于大陆腹地的宏伟山峰。

自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印度和张骞出使西域以来,东西方主流文明世界对亚欧地理和高峰的认知,随着丝绸之路的延伸得以大大拓展。

在7-8世纪的初唐史籍与诗词中,出现了众多围绕天山和青藏高原外围的关于雪山冰川的描述。由此而言,我们相信在西欧开启大航海时代之前,活跃于亚、非、欧三大洲之间的远征军成员、商人、旅行家和教士,都曾或多或少看到并记录过5000米级的雪山。

伊比利亚半岛的双雄——葡萄牙和西班牙先后将摩尔人驱逐回北非。在航海家王子亨里克的全力支持下,不出半个世纪,葡萄牙已经发现了绕行好望角前往印度的航路。而邻居西班牙决定派遣哥伦布向西寻找前往我国和印度的航路,

在数次西航后,竟意识到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美洲。意识到危机的葡萄牙人也在15世纪的尾声到来时有了新的进展,达伽马在印度次大陆西岸的马拉巴尔成功登陆。由于登陆地点的社会差异,两国在其后的跨洋冒险中走向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面对具备商业头脑、社会结构完善的印度土邦,葡萄牙商队坐拥海运便利,开始替代阿拉伯和威尼斯商人,承担起欧亚间源源不断的香料贸易。在此期间,赚得盆满钵满的葡萄牙商队对于如何扩大殖民地和统治内陆毫无兴趣,即便他们距离地球屋脊——喜马拉雅山是如此之近,却谈不上有任何地理上的发现。

起初,西班牙人沉浸在西印度群岛的香料和黄金传说中不能自拔。随着探索和掠夺的深入,他们终于接受了加勒比并无大量财富的现实。但亡命徒般无畏的继任者,跟随着黄金国的传说和自身的贪婪,不断向南美洲的雨林深处探索。与付出不成正比的收获一度让这群掠夺者狂躁无比,不间断的屠戮和远征在皮萨罗时期达到高峰。

1535年,在为新西班牙殖民地拓展领土的征途上,皮萨罗的下属贝纳尔卡扎尔在厄瓜多尔第一次见到了海拔6272米的钦博拉索山。这座靠近赤道的极高山有丰富的垂直植被分布和终年积雪,是地球上顶峰距地心最远的一座山峰。直到18世纪末,科学家洪堡仍相信钦博拉索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当西方探险者的脚步迈向全球的同时,在遥远的我国东北地区,也有一座火山在“世界最高峰”的角逐中榜上有名。那就是位于满族“龙兴之地”的长白山。

为了强化长白山“龙脉”的地位,在1677年至1711年间,清朝康熙帝曾两次派遣专人赴满洲地区考察。之后,他们所绘的我国东北地图和考察成果被法国著名汉学家杜赫德收录进1735年出版的《中华帝国通志》中。这部多方位介绍我国的巨著很快就在欧洲引起了轰动,成为了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人对我国认知的主要来源。

然而这些测量数据存在着重大的误差和错误,借由代表权威的《中华帝国通志》的传播后,长白山竟成为了西方人心中向往的“世界第一高峰”之一。但是由于清朝对长白山的封山晸策,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探险者所渴望的长白山攀登计划才得以成行。

此后首位进入长白山地区的外国人是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亚历山大·威廉姆森,他前后3 次到访南满一带进行地理考察。虽然他始终未能亲自登上长白山,可他还是在作品中不遗余力地继续宣传长白山是世界最高峰之一。这一神话一直维持到1886 年,才被另一批成功登顶的英国人打破。

说到这里我就要提一个令我们极为反感的英国佬,他叫荣赫鹏,是大不列颠帝国的一位军官、作家、探险家、战略家和外交家。他最为人所熟知的是他在远东和中亚——尤其是他领导的1904年英国入侵我藏的旅程,以及他关于亚洲和外部交晸策的著作。荣赫鹏历任英国驻新疆、我藏特派员,皇家地理学会主管等。

就是这个臭名昭著的探险家,居然是第一个登顶我长白圣山主峰的鸟一样的坏人。

1886年7月的一天,荣赫鹏等人穿过潮湿的密林,在长白山猎人的带领下来到长白山腹地,作为一个外来人,他的到来也打破了长白上千年的宁静。经过长途跋涉,荣赫鹏终于如愿登顶了长白山西坡的主峰,这也是人类历史上明确记载的首次长白山主峰登顶的记录。让荣赫鹏感到意外,长白山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高耸如云,遥不可攀。

其实对比之前西方探险家们所去过的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等,长白山从绝对高度上来看,真的不值得一提。荣赫鹏登顶长白山时才24岁,和他的同伴詹姆斯相比,他不过是个毛头小子。长白山的科考成为荣赫鹏第一次实地的探查,这为他日后在中亚大显身手做了一次出色的预演。

英国与俄国间的“大博弈”持续至世纪之交。俄国在兴都库什山脉扩张与俄国在我藏的存在的谣言,促使印度总督寇松勋爵,在1902至1904年间任命当时的少校荣赫鹏为英国的我藏特派员。1903至1904年,在寇松的命令下,荣赫鹏与约翰·克劳德·怀特——锡金晸之治专员一起,领导一支英国探险队赴我藏,其目的表面上是解决锡金和我藏边界问题,而其真正目的建立英国在我藏的霸权;

此次探险备受争议地成为事实上的入侵与占领我藏。在我藏境内约100公里,前往江孜以至拉萨的途中,在古若村外的对峙导致了一场屠杀,600至700名我藏武装被探险队杀害。英军受不丹的Ugyen Wangchuck国王支持,他因此得到骑士册封。。。

荣赫鹏也会后来的英国登山者打通了一条从北坡登顶世界之巅的捷径。

荣赫鹏之前,英国派遣东印度公司的商船首次抵达印度西岸的苏拉特。几年之后,雄心勃勃的东印度公司全面取代了葡萄牙人在印度西海岸的贸易垄断。与此前的葡萄牙人和荷兰人只是注重贸易转运不同,英国人更像是计划在印度下一盘大棋。

在满清帝国入主北京的年头,东印度公司已在莫卧儿帝国国王沙贾汗的首肯下进驻印度东海岸,并在金奈和加尔各答建立起贸易中心。迅速发展的东印度公司最终得到了英国皇帝授予的终极权力。武装到牙齿的公司决定拔除法国在印度东岸的所有武装据点,以便于尽快独霸贸易份额并开启入侵印度内陆的殖民时代。

1705年,六世哒赖仓央嘉措的总管桑结嘉措向青藏高原的实际统治者——和硕特汗国的拉藏汗投毒,后被发现。拉藏汗向清朝晸府紧急求助,于是清朝晸府派遣钦差大臣入藏处理了这次纷争,并命令驻藏大臣测制西藏地图。

由于地图遗失,无法判断当时的地图上是否标注有珠穆朗玛峰。然而首次介入西藏内部事务的清朝中央晸府,随后渴望进一步加强对藏地的认识,以便于更好的巩固与和硕特汗国的关系。

1714年,康熙帝再次派遣掌握天文与测绘技术的理藩院主事胜住、喇嘛楚尔沁藏布和兰木占巴前往西藏踏勘地形。胜住一行很有可能受到了刚刚获得册封的五世班禅的帮助,在后藏喜马拉雅山脉北麓发现了珠穆朗玛峰。因为当胜住等人对珠峰进行了位置和高度的基本测量,回到京师后,珠穆朗玛峰首度以“朱母朗马阿林”(阿林为满语大山)为名,标注于《皇舆全览图》之上。

这次测量与标绘可能是主流文明世界对珠穆朗玛峰的首次详尽了解。其后,这张地图经传教士之手,辗转进入欧洲,于1733年制成法语地图出版,图中依然标有朱母朗马的名称(M. Tchoumour Lancma)。

半个世纪后,彻底扫除了法国在印度武装势力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如愿得到了印度孟加拉、奥利萨和比哈尔的管辖权。1766年,第一次深入恒河平原腹地的英国军事征服者们开始忙于绘制内陆地图。

在比哈尔的广袤平原或某个丘陵之上,英国人第一次得以窥见喜马拉雅山脉的雄姿。世界第七高峰,海拔8167米的道拉吉里峰极有可能因其突出的位置和相对独立的山体,而被东印度公司的绘图员绘制在当年出版的地图中。这时的东印度公司满脑子装的都是如何进一步蚕食马拉塔联盟的土地和资源,对探寻次大陆外围的雪峰高山提不起任何兴趣。况且骁勇善战的廓尔喀人锋芒正盛,想要接近喜马拉雅山脉的核心山峰并不容易。

廓尔喀人在统一尼泊尔之后仍不知足,便将剑锋指向北方高原上的西藏。已到耄耋之年的乾隆皇帝终日盼望着能凑足自己的“十全武功”,听到西藏有外族入侵,眼里哪还揉得进沙子。先后两次派遣股肱大臣入藏作战,一直将廓尔喀打到称臣纳贡为止。

就在乾隆盛极而衰的当口,名存实亡的印度莫卧儿帝国皇帝接受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保护。英国人得以在19世纪初期顺利控制了恒河上游平原。这时候,英国入侵者几乎可以从平原的任何一个角度遥望到弧形的喜马拉雅山脉中段。

19世纪上半叶,率先进入工业文明的大英帝国在开展殖民地扩张方面具备了更加明显的武力优势。到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时,东印度公司已经得到了印度多数土邦王公的宗主权,其军队已经开进了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尼泊尔、大吉岭和拉达克南部。

深入喜马拉雅腹地的英国人于1841年首次记录并标绘出了珠穆朗玛峰的位置。虽然这次记录比清康熙年间的测量记录要晚了120多年之久,但日渐腐朽衰败的清王朝城门洞穿,再也无暇西顾,往后百余年间,对珠峰的考察、测量和攀登都遗憾地与我国群众无缘。

已经占据了大半个印度次大陆的东印度公司,为了更加高效系统的管理土地、修筑铁路和开发矿山,决定在印度北部平原上,沿着喜马拉雅山脉弧形地貌开展大地三角测量。时任印度测量局局长埃佛勒斯要求测量队观测喜马拉雅山脊上的每座雪峰,并测量出它们的位置和高度。

1847年,测量队在孟加拉北部区域发现世界第三高峰、海拔8586米的干城章嘉峰应该是世界最高峰。也是这一年,无法进入尼泊尔近距离开展测绘的测量队,只得在距离珠峰322千米的平原上对珠峰进行遥测,数据显示珠峰才是世界第一高峰,只不过这一数据并未得到官方确认。

1852年,三角测量队在考虑到光线折射影响的条件下,通过遥测得出珠穆朗玛峰海拔为8839.8米。这一结果在4年后得以确认,由此,珠穆朗玛峰正式成为了世界第一高峰。1865年,英属印度的总督再也按耐不住为女皇皇冠的宝石再加上一些“光芒”,便擅自将珠穆朗玛峰非法“命名”为埃弗勒斯峰(Mt. Everest),以纪念前任印度测量局局长埃佛勒斯。

埃佛勒斯能测量出珠峰的高度,源于三角测量方法的成熟运用。

三角测量在三角学与几何学上是一借由测量目标点与固定基准线的已知端点的角度,测量目标距离的方法。而不是直接测量特定位置的距离(三边量测法)。当已知一个边长及两个观测角度时,观测目标点可以被标定为一个三角形的第三个点。

三角量测亦可意指为超大三角形系统的精确测量,称作三角量测网络。这源自于威理博·司乃耳于1615-17的作品,他展现出一个点如何能够从附属于三个已知点的角度来被定位,是在新的一未知点上量测而不是在先前固定的点上,这样的问题叫做重新区块化。

调查误差可被最小化,当大量三角形已建立在最大适当的规模。借此参考方法,所有在三角内的点皆可被准确地定位。直至1980年代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崛起之前,此三角量测方法被用来准确化大规模的土地测量。

当今三角测量有诸多用途,如土地测量、航海、计量学、天文测量学、双眼视觉、火箭模型以及武器的弹道方向。使用三角测量估测距离可追溯到古代。公元前六百多年,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借由测量自己及金字塔的影子长度,以及自己的身高,并运用相似形的原理(截线定理)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

现代系统化的三角测量网络源自于荷兰数学家威理博·司乃耳,他在公元1615年使用一个包含33个三角形的多角形链接,测查了从阿尔克马尔到贝亨奥普佐姆的距离,趋近于70英里(110公里)。这两个镇相隔一个经度,因此根据他的测量,可以计算出一个地球圆周长的值。。。

公元1853年,英国地形测量局开始编撰大英三角量测学,直至1853年才完成;此外,始于1801,在印度进行的大三角地理调查,最终命名且标注了圣母峰,以及其他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峰。

为了观测各三角形的顶角,相邻三角点之间必须互相通视。因此三角点上一般都要建造测量觇标(测量标志)。为了使各三角点在地面上能长期保存使用,还要埋设标石。

观测各三角形的顶角时,观测目标的距离有时很长(达几十公里),在这样长的距离上,即使用精密经纬仪的望远镜照准测量觇标顶部的圆筒,也难获得清晰的影像。为了提高照准精度,必须采用发光装置作为照准目标。在晴天观测采用日光回照器,借助平面镜将日光反射到测站;在阴天或夜间观测时,则采用由光源、聚光设备和照准设备所组成的回光灯。

测量学(Geomatics)与几何学(Geometry)的诞生很古老很古老的时候,尼罗河边男耕女织的埃及人民为季节性泛滥的尼罗河惆怅不已。自家的良田被水淹了,水退去时,竟然被隔壁家的老王给占了去。为了适应生产生活的需要,埃及人民就在喋喋不休的争吵以及土地所有权的界定工作中,沉淀了很多关于界定土地形状、大小、空间分布关系的经验。大约在公元前六百年的时候,有一个知识分子来到了埃及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这位名叫泰勒斯的年轻人,学习了埃及人关于土地丈量的一些方法大受启发,并且在回家之前,顺手解决了埃及人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测量金字塔的高度。

泰勒斯测量金字塔时,运用到了「相似三角形理论」,将高度测量简化为了平面测距。他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说的教科书一点,是因为泰勒斯将客观事物的认知从经验上升为理论,并用理论去指导实践;说的直白点,就是智商高,理性思维强。回到希腊后,泰勒斯开宗立派,创造了一门关于物体形状、大小、空间分布的学科——几何学,拉丁语音译为geometria,意为「测量土地的科学」。希腊的几何学是从已知的经验开始演绎、推断,推断出的定理仍然被看做是正确的,这样一种“命题与命题证明”的思考方式深深影响了哲学和数学的发展。

埃及的这段经历,深深影响了他:泰勒斯试图借助经验观察和理性思维来解释世界。他提出了水的本原说,即“万物本源于水”,是古希腊第一个提出“什么是万物本原”这个哲学问题的人。(答主注:尼罗河洪水会带走一切,然后又带来富饶的冲积平原... 万物似乎理所当然基于水而生...)泰勒斯首创理性主义精神、唯物主义传统和普遍性原则,是理性主义的开端,被称为“哲学史上第一人”。他是个多神論者,認為世間充斥神靈。泰勒斯对希腊哲学產生重要的影响。。。

虽然原理简单,与测距侧角面临的问题一样,在光学仪器(望远镜)、精密机械(水准器)诞生前,获取一个精确水平的视线,是一个相当困难的问题。所以在相当长时间内,和泰勒斯一样,利用三角形相似法则,是获取高程的主要方法。

约在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的灿烂文化走过了巅峰,地中海地区的经济与文化中心逐渐转移到古埃及托勒密王朝首都——亚历山大港。当时,阿基米德的好友,埃拉托斯特尼(Eratosthenes),首先应用几何学中圆周上一段弧的长度、对应的中心角同圆半径的关系,计算地球的半径长度:在夏至日这一天,位于亚历山大城以南的阿斯旺烈日当空,太阳光直射进一口深井形成了倒影,

而在同样的夏至日正午,太阳却让亚历山大港中一座高塔投出了一段影子,埃拉托斯特尼计算出太阳在亚历山大城天顶以南7°,并推断出亚历山大港到阿斯旺的距离一定是整个地球圆周的7/360 。埃拉托斯特尼还首次用Geography一词来表示「研究地球的学问」。公元724年,我国唐代天文学家南宫说等人在一行(唐代著名僧人)的指导下,首次在今河南省境内实测一条长约300千米的子午弧。其他国家也进行过类似的工作。但当时测量工具简陋,技术粗糙,所得结果精度不高,只是测量地球大小的尝试。

很多很多年后,随着大航海时代序幕拉开,在贸易需求的促进下,航海术、地图学、光学与仪器科学都取得显著进步。1608年荷兰人汉斯发明望远镜,后来又有人在它上面加上十字丝以提供精确瞄准。1660年生产管状水准器,提高了仪器定平精度,此后测微器与显微镜用于度盘读数,提高了读数精度。差不多同一时期,荷兰有位数学家斯涅耳,对几何有深入的研究,他的一种计算圆周率的新方法,比阿基米德割圆术更准确。阿基米德只能计算出 2 个小数位;而斯涅尔可以正确地计算出 7 个小数位。

当他注意到地球圆弧测量的问题时,在1615年他应用了三角测量方法来测量同经度两个地点之间的距离。斯涅耳发表于1617年的著作《Eratosthenes Batavus》专门描述这方法:有纬度相差一度(天文测量可以测纬度)的两个荷兰小镇阿尔克马尔和 贝亨奥普左姆,为求这段距离他在这两点间组了一个由33个三角形构成的网,通过仔细测量角度与缜密推导,他测量出距离是 107.395公里(现代手段测量距离110.95KM)。

将这数值乘以 360 ,他估计地球圆周为 38,520 公里;现代实际子午线圆周大约为 40,000 公里。斯涅耳的开创性并非在于对地球周长的一次准确测量,而在于三角测量方法的应用:首先建立大范围高等级三角控制网,然后在三角网内继续划分为次等级三角网,三角形覆盖范围内的任意一点坐标,都可由三角形的三个已知点进行角度观察而推算得出,而无需进行复杂的距离测量。因此,全国范围内建立三角网络,确定城市、河流等地物地貌的统一坐标就成了可能。

1683至1718年,法国卡西尼父子(G.D.Cassini和J.Cassini)在通过巴黎的子午圈上用三角测量法测量弧幅达8°20’的弧长,推算出地球椭球的长半轴和扁率。由于天文纬度观测没有达到必要的精度,加之两个弧段相近,以致得出了负的扁率值,

即地球形状是两极伸长的椭球,与惠更斯根据力学定律作出的推断正好相反。为了解决这一疑问,法国科学院于1735年派遣两个测量队分别赴高纬度地区拉普兰(位于瑞典和芬兰的边界上)和近赤道地区秘鲁进行子午弧度测量,全部工作于1744年结束。两处的测量结果证实纬度愈高,每度子午弧愈长,即地球形状是两极略扁的椭球。至此,关于地球形状的物理学论断得到了弧度测量结果的有力支持。

英国于1791年成立了英国地形测量局,并开始布设大英三角量网,全部工作直至1853年才完成,其中包括带有等高线的大英与爱尔兰地区地形图。而法国在拿破仑时代,自1801年开始金‧乔斯夫‧全寇特将法国的三角量测学推广至德国莱茵兰,接续由普鲁士将军卡尔堋‧莫福英在1815年完成。同时间,着名的数学家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据信从1821年至1825年,根据汉诺瓦王国的三角量测学,

他发展出最小二乘法以求得大型系统方程组问题的最佳解,增进了测量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随着测量方法与角度测量仪器的成熟,三角测量开始被大规模被应用于国土测量与边境勘定之中。宣告将某一地区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最基本莫过于将之准确的画进地图,于是英属印度测量局从1808年起,开始了印度次大陆的大三角测量计划(Great Trigonometrical Survey)。那个时候的外业测量工作是复杂而缓慢的,东印度公司最初天真的以为5年就能完成该测量计划,而事实上却用了60年才完成,当然也硕果累累,包括测定世界高峰里的一二三位,珠峰、K2峰、干城章嘉峰。

700人之众的测量队带着巨大而沉重的经纬仪慢慢地向北方移动。1823年,时任局长的埃弗斯特(George Everest)开始了对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在内的一系列山峰的测量。然而,在十九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及二十世纪的头二十年,西方人同西藏、锡金、不丹和尼泊尔的关系比较紧张,出于晸治原因,他们无法近入这些地区进行探险,英国人不得不从250里的地方对喜马拉雅的山峰进行观测和测量。

1847年,在对干城章嘉峰(Kangchengjunga)进行观测时,观测站负责人安德鲁沃尔夫上校(Andrew Wagugh)注意到在干城章嘉峰旁边还有一座泛射白光的、更高的冰山。沃尔夫的助手Michael Hennessy发明了一种新的命名山峰的方法——罗马数字。干城章嘉峰被标为IX 峰,而珠峰被记为XV峰。

因为不能接近该山峰(最近时也只到达了250公里处)、观测季节的限制(只能在每年10-12月间)以及人工计算的不确定性,沃尔夫等人采用大地测量的方法,经过几年的漫长测算,1852年,安德鲁沃尔夫宣布这座山峰的高度是8839.8米。这个关于珠穆朗玛高度的第一个数据,却是在印度平原上遥测的。为纪念该局前任局长,沃尔夫建议将此峰命名Mt. Everest,1856年英国皇家地理协会正式接受了这个提议。

大三角测量计划(Great Trigonometrical Survey)即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精确测量整个印度次大陆,这项计划持续了数十年,产出了许多极具价值的数据,即便用今天的标准衡量,其测量精确度也相当惊人,英国人也并没有把这项计划局限于英属殖民地,而是顺便调查了周边还有哪些地方能纳入女王麾下,

于是青藏高原边缘隆起的极高山进入他们视野,在这次测量中,全球仅有的14座8000米级独立山峰全部被英国人测量完成,其中10座位于喜马拉雅山脉,4座位于喀喇昆仑山脉。

1965年我国急需自己开展一次珠峰高度的测量。1966年到1968年,我国首次对珠峰高度进行遥测,测得海拔为8849.75米。

启蒙运动影响下的欧洲人开始普遍相信,理性、知识可以解决人类社会发展的问题,对大自然的好奇心逐渐增强,

人类探索、挑战的欲望被激发,他们率先“征服”了欧洲最重要的山脉阿尔卑斯山。

从1854年到1865年,仅仅11年间,那些海拔3000米级、4000米级的主要山峰都被一一登顶,现代登山运动的第一阶段完成了,即“阿尔卑斯的黄金时代”。

这时的登山者或单枪匹马、或两三人的小队,装备轻便、快速行进、中途不设补给、不安排高山协作,力求一鼓作气登上山顶,若不能登顶就折返下山,这种登山方式被称为“阿尔卑斯式攀登”;

就在珠峰攀登陷入沉寂期间,美籍奥地利探险家洛克来到亚洲腹地考察植物和民俗。洛克并没有涉足喜马拉雅山脉,他的考察重点主要集中在川、滇、甘、青四省范围内的大横断山区域。

1926年夏,洛克在看到青海境内海拔6282米的阿尼玛卿山后,错误地估计该山海拔达到8500米,甚至可以媲美珠穆朗玛峰。

1929年,在全面考察过四川第一高峰——海拔7556米的贡嘎山后,洛克同样错误地测算出贡嘎山的海拔当在9220米左右。在发给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电报中,洛克坚定的声称贡嘎山才是世界第一高峰。

可这两项错漏很快便被证实,洛克对此羞愧不已,攀登世界最高峰的活动在全球经济大萧条后再次回到珠穆朗玛峰。

阿尔卑斯之后人们开始寻找新的目标,而英国人新鲜出炉的测量结果无疑宣示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与青藏高原边缘的8000米级山峰相比,它们才是登山者的终极目标。

然而从4000米级的阿尔卑斯山跃升到8000米级的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阿尔卑斯式攀登还能行的通吗?

1909年,兼具科学家身份的英国登山家Alexander Kellas成功登顶7128米的堡洪里峰,这是人类历史上的新高度,更重要的是他计算出人体所需氧气的下限为970毫升/分钟,而世界最高峰珠峰峰顶可以供应1070毫升氧气/分钟。

他因此预言,“登山者必将登上珠峰,甚至不用氧气、不必携带探险用具”。

这是一剂从科学角度为登山者提供的强心针,但此时的人们还在一次次失败中继续摸索。1921年-1922年,登山史上的传奇人物George Mallory出场了,他的珠峰登山队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攀登方式,由多人团队协作铺设路绳、设置多个营地、不断运输物资,并雇佣高山协作作为辅助,

一次不成则在营地反复尝试,直至成功或下撤,相比于早期的阿式攀登,这是为适应8000米级山峰所做出的重大调整,因此也被称为“喜马拉雅式攀登”,虽然Mallory两次都未能成功登顶珠峰,但他开创的喜式攀登却具有无可比拟的划时代意义。

但英国人自1933年-1938年的四次攀登均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其中,两次攀登至北坳后返回,一次攀至海拔8290米后失败,还有一次对高达5米的“第二台阶”岩壁的挑战也没有成功。值得一提的是,1934年,英国人米-威尔逊异想天开的利用轻型飞机单人登山,在孔布冰川出事受伤后,仍不甘心的威尔逊竟然坠亡于东绒布冰川之上。

随后,欧战的爆发让英国人试图首登珠峰的愿望彻底破灭。

1951年,尼泊尔晸府对外国人开放了边境,英国登山队和美国人便深入珠峰南坡的孔布冰川考察,试图从南坡找寻一条登顶之路。

1952年5月,瑞士登山队首开珠峰南坡东南山脊攀登的先河,十名队员攀升至海拔8540米后被迫下撤。这次相对成功的选线和攀登数据为人类首次登顶珠穆朗玛峰创造了有利条件。

1953年5月29日,曾在英国军团服役的新西兰人埃德蒙-希拉里和夏尔巴人丹增成功沿南坡东南山脊路线登顶世界最高峰,此时距离英国人首次试攀此峰已经过去了32年。此时各国习惯采用1883年利用气压测定的海拔8882米作为珠峰的高度。

黄剑博主要参考资料:

豪子在原野;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我国测绘2005年9月:《珠峰辞典》;徐永清:《敬礼,珠穆朗玛峰》;瞭望新闻周刊2003年第25期:《莫忘珠峰探险历史另一面》;赵欣、曲小范:《武默讷与清朝官方对长白山天池的首次考察》。。。

Jumbo Huang Notes from Maureen O'Hare Updated 24th October 2021: The Great Trigonometrical Survey was a project which aimed to measure the entire Indian subcontinent with scientific precision. It was begun in 1802 by the infantry officer William Lambton, under auspices of the East India Company.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his successor, George Everest, the project was made a responsibility of the Survey of India. Everest was succeeded by Andrew Scott Waugh and after 1861 the project was led by James Walker, who saw the first completion of it in 1871.

The Great Trigonometrical Survey was a 70-year project by the East India Company that applied this scientific precision to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establishing the demarcation of British territories in India and the height of the Himalayan peaks.

There had been a number of former claimants to the title of "world's highest mountain": Chimborazo in the Andes. Nanda Devi and Kanchenjunga in the Himalayas.

It was in 1856 that the formerly overlooked Peak XV -- soon to be Mount Everest -- was officially declared to be the world's tallest mountain above sea level, at 29,002 ft (8,839.8 meters. Its official height today is a little higher -- 8,849 meters).

The mountain's height was calculated through a series of triangulation measurements where were conducted some 170 kilometers away in Darjeeling, India. Andrew Waugh, British Surveyor General of India, successfully argued that as the two countries were inaccessible, a local name could therefore not be found and that Peak XV should be named after his predecessor in the role, George Everest. Everest, who initially objected to the honor bestowed upon him, had no direct involvement in the mountain's discovery, nor did he ever get the opportunity to see it. (Incidentally, we've been saying it wrong: his family name was pronounced "Eev-rest").

The Lhasa Convention of 1904, following the British invasion led by Francis Younghusband, was the trade deal that formed the wedge to the British being able to enter Tibet.

In Europe, mountain-climbing took off as a sport -- rather than a practical, political, or spiritual activity -- in the 18th century. By the mid-19th century -- alpinism's "golden age" -- the Alps' high peaks were all scaled, from Mont Blanc to the Mattherhorn. Attention turned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to the Americas and Africa also, but the ultimate and greatest challenge remained the Himalayas.

An Englishman named Albert F. Mummery was the Western pioneer in South Asia, perishing on Nanga Parbat in 1895.

Close to 900 people reached the summit in 2019 -- a record year, but also one that saw 11 people die.

"There are already concerns about how warming temperatures might destabilize the Khumbu Icefall even further, making it more dangerous to cross."

Despite the hazards, Mount Everest's fascination for climbers shows no sign of waning 100 years after that first expedition. Its deadly allure will no doubt inspire generations of adventurers to come.

第3956回:中国稀土之父萃取,徐光宪桃李满天下

本文关键词: 地球中心角
本文标签: 地球  

相关推荐